• 机房三级报警装置原理解析

    分类: 数字出版 >> 新媒体 提交时间: 2023-10-08 合作期刊: 《中国传媒科技》

    摘要: 本文介绍我台自主研发的通过对机房发射设备、发射机供电系统、信号系统的采样分析,运用4N35、CD4068的采集、处理对机房关键设备及关键部位的异常状态提供一个完备的逐级报警方案。

  • 情境信息对模糊表情识别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分类: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心理科学进展》

    摘要: 识别模糊表情对人类社会交往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者们发现, 情境信息影响模糊表情识别。基于此, 文章探究了影响模糊表情识别的五种情境信息, 包括文字描述、情绪表情、颜色背景、嗅觉信号和人格因素, 旨在揭示情境信息影响人类识别模糊表情的作用机制。未来研究可以从突出模糊表情的主体研究地位、清晰界定情境信息、探索新的研究范式以及明确影响效价转移的脑区四个方面入手, 进一步拓宽模糊表情识别研究领域。

  • 地热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混合工质优化

    分类: 动力与电气工程 >> 工程热物理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

    摘要: 本文针对低温饱和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以R134a, R245fa和R423a为有机工质,采用EES软件模拟分析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膨胀机入口温度对系统输出功及其他参数的影响,确定低温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的最佳工质选择。结果表明:随着膨胀机入口温度的增加,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或膨胀机输出功存在最大值,且采用非共沸混合物R423a时系统或膨胀机输出的功最大,比采用R245fa为工质时系统输出功增加14. 9%;发电系统有机工质质量流量随膨胀机入口温度的增加呈相反趋势变化,回灌温度则与膨胀机入口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 体外产气法和尼龙袋法评定苎麻的饲用价值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1-07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通过体外产气法和尼龙袋法对苎麻叶片、苎麻全株以及苎麻去纤维全株的饲用价值进行评定。采用体外产气法测定苎麻叶片、苎麻全株以及苎麻去纤维全株的72 h动态产气量,并求得产气参数;用上述3种原料进行尼龙袋试验,测定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DF)的降解率,求得降解参数。结果表明:1)产气试验中,苎麻全株72 h产气量及理论最大产气量均最高,显著高于最低的苎麻去纤维全株(P<0.05),苎麻叶片居中,苎麻叶片与其他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2)尼龙袋试验中,DM、CP、NDF及ADF的72 h降解率均为苎麻叶片>苎麻全株>苎麻去纤维全株;DM、NDF、ADF有效降解率也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然而CP有效降解率则表现为苎麻全株>苎麻叶片>苎麻去纤维全株。从体外产气量和有效降解率来看,苎麻叶片和苎麻全株的饲用价值要优于苎麻去纤维全株。

  • 过瘤胃甜菜碱对肉羊生长性能和消化代谢的调控

    分类: 生物学 >> 动物学 提交时间: 2017-10-10 合作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过瘤胃甜菜碱(betaine)对肉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60只4月龄的湖羊公羊,随机分成5个组:空白对照(Con)组、2.2 g/d甜菜碱组(B-2.2)、2 g/d过瘤胃甜菜碱组(RPB-2)、4 g/d过瘤胃甜菜碱组(RPB-4)和6 g/d过瘤胃甜菜碱组(RPB-6)。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B-2.2组的肉羊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干物质、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变化(P>0.05);血清总蛋白、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2)与Con和B-2.2组相比,RPB-2、RPB-4和RPB-6组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干物质、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变化(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中尿素氮、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P<0.05),极显著降低了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P<0.01),极显著提高了总蛋白的含量(P<0.05),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中,饲粮中添加过瘤胃甜菜碱,可以提高肉羊的生长性能,改善蛋白质和脂肪代谢,适宜添加量为4 g/d。

  • 类黄酮参与调控中亚滨藜幼苗对盐胁迫的耐受性

    分类: 农、林、牧、渔 >> 农业基础学科 提交时间: 2017-11-10 合作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摘要: 中亚滨藜是一种典型的盐生植物, 广泛分布在我国盐碱地区。前期研究中, 我们发现盐胁迫显著诱导了中亚滨藜幼苗根尖类黄酮的累积, 但其中的生理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在不同盐浓度(50 mmol·L1、100 mmol·L1、250mmol·L1、500 mmol·L1、600 mmol·L1 NaCl)处理下, 通过添加KNO3(25 mmol·L1、35 mmol·L1)和外源槲皮素 (100 nmol·L1 quercetin), 采用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研究方法, 分析了盐诱导的类黄酮累积在调节中亚滨藜幼苗耐盐性中的生理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使用外源类黄酮类物质——槲皮素进行处理, 一方面更加抑制了盐胁迫下幼苗主根的生长, 同时还显著降低了根部H2O2 的累积和幼苗在盐胁迫下的MDA 水平, 但使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这些结果表明, 槲皮素通过抑制主根生长, 影响了中亚滨藜根系结构; 通过降低氧化伤害,提高了中亚滨藜幼苗对盐胁迫的耐受性。盐胁迫还显著诱导了中亚滨藜幼苗对硝酸盐(NO3)的累积, 使用25mmol·L1 和35 mmol·L1 KNO3 处理, 可显著诱导其幼苗根尖类黄酮的累积。这些结果表明, 硝态氮可能通过影响类黄酮途径, 从而参与调控了中亚滨藜幼苗的耐盐性。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中亚滨藜耐盐的生理与分子机制, 以及类黄酮参与调控中亚滨藜耐盐性的生理与分子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同时为使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农艺措施提高作物耐盐性、改良盐碱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